法外长说美不能强迫北约成员买美国武器,是支持土耳其吗?
欧洲特别盛产***军装,也没有军衔的女性国防部长。不仅有法国现任弗洛朗丝·帕利及其之前的西尔维·古拉尔,还有就是新任欧盟***的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也曾是德国的国防部长。此外,荷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防长也都由女性担任。
帕利不愧是马克龙对外政策的忠实拥夯者。她不像美国前任防长“疯狗”马蒂斯那样,经常与自己的领导唱反调。
不久前,马克龙高谈北约已经“脑死亡”的论调后,不仅遭到美国的怒怼,就连昔日同一战壕的战友德国总理默克尔,竟也对他表达了不满及批评。更有甚者,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更是直言,并非北约“脑死亡”了,恰恰是马克龙“脑死亡”了。由此可见,北约内部不和谐的声音,愈发地不绝于耳。
马克龙不想让北约总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他的意思也很明确,欧洲国家必须要自立门户,并学会当家做主,包括组建自己的“欧洲军”。而美国为了达到长期且有效地控制北约,一方面逼迫各成员国提高防务费,另一方面要求它们加大力度购买美国的先进武器,并死死地将它们捆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对于美国的这种欺行霸市的行径,法国上下很是生气,于是借帕利之口说出:武器买卖应该自由,不该再由美国大包大揽,说一不二了。但这话跟土耳其购买俄罗斯的S-400毫不搭瓜。
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一定会有人幸灾乐祸,以为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句“北约已经脑死亡”,就意味着法国将与美国恶斗到底,直至分道扬镳。甚至法国将是北约的掘墓人。
其实,自戴高乐在二战后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法国奉行的是独立外交政策,其核心就是不选边战。所以,法国反美是有限度的,讨厌北约也是由爱生恨,是爱之极、恨铁不成钢的表现。更何况,基于历史、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等的相同或相似的共同基础,法国永远不可能允许自己走向美国的对立面,所以一定会在关键点紧急制动,不会有与美国全面决裂情况的发生。
而同样,北约组织作为西方世界的军事领导核心,法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成为它的掘墓人。即使与美国再有矛盾有分歧,法国也不会用北约来发泄自己的怒气,更不会把北约当做投名状,借机与俄罗斯搞好关系。
法国批评美国不能强迫北约成员购买美国武器,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更不是替土耳其撑腰。
我们都知道,
北约成员国在大量采用美式装备的同时,也是法德联合研制武器的大用户,更在使用挪威、芬兰、瑞典等其他欧洲国家产的军事装备。只是这些装备都遵从一个北约标准而已。
基于“美国优先”政策的需要,美国***希望扩大美国武器生产商在欧洲的销售,提高占有率,本无可厚非。而法德联合体和其他欧洲制造也有其特点和优势,不会被轻易挤出欧洲市场。所以法国方面对美国倾销武器的指责,就是抱怨而已。
至于土耳其,在没有***购s400之前,除了自己生产一部分外,一直是世界可数的武器进口大户。但土耳其一直刻意***取平衡战术,既购买美国飞机,也装备德国坦克,还使用法国导弹。土耳其是***众家之长,来确保北约第二军事大国地位。
而正是俄罗斯的介入,打破土耳其一直刻意保持的军购平衡,才让美国既生气,又有很大焦虑。我们相信其实法国德国等也在关注土耳其下一步***购举动,只是在导弹防御体系里,他们还没有发言的资格而已。
由于北约峰会即将召开,各成员国都希望自己在会上出人头地的机会。而法国一直自认为是军事大国,更因为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与美国有平等的地位。法国敢于拿美国倾销武器说事,一方面是维护自己在国际军售市场的份额和利益,另一方面是敲打美国,握我法国绝不是好欺负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北约峰会又是一次分赃大会,是对现有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但随着美国地位的下降,必将出现各方诸侯争斗的场面。但北约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土耳其不会被开除,法国也不会主动离去。大家还会选择抱团取暖,因为这是当前最合适的结局。
在北约召开70年峰会前夕,法国外长弗洛朗斯·帕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的企图,说“不能把北约第5条改为买F35”,真是戳中了美国的要害。马克龙说北约已“脑死亡”,成员之间沒有沟通,美国却忘不了让欧洲国家买F35。美国去年在北约峰会上要求北约国家换装,弃俄罗斯装备;说德国的军机只有十几架能飞,其意图都是让欧洲国家买美装备。无疑美欧在军备***购上有利益冲突。
法德两国军工企业也是嗷嗷待哺的孩子,自然沒必要饿自已去喂肥美国,在这一点上德法无疑是一致的。德国有台风战机,法国有阵风战机,而且德法的武器研发能力一点不逊于美国,缺的还是市场。如果美国把北约市场垄断,对德法的军事工业是巨大的打击。所以,德法阻滞美国向欧盟国家的军事装备渗透是必然的。北约东扩后的欧洲军事装备是一块大蛋糕,美国一再要其增加军费开资,就是为美国武器找市场。法国外长这一表态,对雄心勃勃的美国军工无疑是个打击。
法外长说这件事并不是支持土耳其,却对土耳其有利,无形中支持了土耳其买S400。她强调北约成员国不能只被赋于买武器的义务,实质上是要保持欧洲国家在北约中的独立地位,即联盟必须是无条件的联盟。可以让人们感觉到:默克尔虽然提倡增加军费开资,美国的如意算盘却不一定湊效。欧洲可能加大自己的军备生产和研发力度,让德法自己的武器占据欧洲北约国家的市场。这也很好理解: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有没有土耳其,法国都会和美国分道扬镳!
虽然并不是每个欧洲国家都同意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北约脑死亡”论,但是作为欧洲的领袖,法国的意见确实说出了北约的窘境:冷战之后,北约各国已经无法在战略上保持一致,眼前的勉强团结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欧洲的敌人是俄罗斯,北约的敌人是俄罗斯,但是美国的敌人已经不再是俄罗斯了
七十年前,美国牵手西欧各国建立了北约军事联盟,并且拒绝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要求。在那一刻,西欧各国和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俄罗斯 / 前苏联。面对共同的敌人,需要团结一致。因此,北约在协议中写下了“共同防御”第五条款:对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攻击,就是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在俄罗斯导弹的瞄准之下,整个北约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高度的团结,为了协调一致的行动,绝对不会顾虑放弃各自的“***”。
为了保持北约的团结,冷战后美国再次活生生地拒绝了俄罗斯加入北约的要求,确保北约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过去几十年中,美国一边拉拢俄罗斯,一边打击俄罗斯,终于把普京从一头温顺的西伯利亚小绵羊,逼成了狂怒的北极熊。
北约面临的问题是美国已经不再视俄罗斯为第一位敌人。就算这不是美国的国策,这也是特朗普上任后一直想推行的政策;就算美国还有很多政客视俄罗斯为天敌,但是面对不断崛起的东方“威胁”,绝大部分的美国政客已经视东亚地区为美国的第一敌人。但是美国的敌人并不是欧洲的敌人。对欧洲来说东亚并不是欧洲的威胁。
以美国和欧洲共同组成的北约却没有共同的战略目标,欧洲还怎么可能甘心去购买什么“F-35”呢?所以,法国拒绝美国逼迫欧洲购买美国的武器,并不是因为土耳其,而是因为北约确实已经在新时代中“脑死亡”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yqysgd.com/post/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