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玻璃和ic什么价格?
是屏还了还只是玻璃? 如果只是玻璃,那看不同的牌子价格不一样的,还有就是看你要不要原装的,一般非原装的在5到10元,原装的就30以上了。 要是屏幕就更不好说了,建议你多走几家维修手机的地方看看,对比之后心中就有数了。
为什么现在的华为手机越来越贵,一个手机价格都到18000了?
擦,说你什么好呢?你是黑华为呢还是崇洋***呢?三星卖一万多你不说贵,苹果卖一万多你不说贵,华为卖一万多你就说贵了,存在即有存在的道理。不是说你嘴上说爱国,要用行动爱国,我家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国产。而且华为这么做是为了提升品牌价值。你东西好不好你价格如果太便宜和苹果三星比是没有竞争力的。比如最早的小米就是因为便宜,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小米廉价,其实小米不便宜。这就是品牌价值,为啥中国的名牌产品少,就是你这种思维的人太多了。
你这种人不在少数, 买红旗就是沙雕,买汉兰达就香,买苹果香,买小米就被瞧不起,吃顿西餐就说高端,那你是没吃过高档的中餐。比如有钱人吃顿饭几十万,你说这钱花的真是人傻钱多,但是有钱人认为这顿饭值,吃的是档次是环境啥的。而且,钱对他来说就是个数字。你的档次决定了你的眼界,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能力。要不你就是别有用心的键盘侠。
不用想也知道这1万8的手机说的就是华为新发布的Mate X2,虽然我也买不起这手机,但我不会批评它贵,因为这手机的潜在客户压根就不是我等平民。
说得扎心一点。买得起这1万8手机的,根本不会来网上吐槽贵;买不起的,任你如何吐槽也没用,华为也没指望你买。再举个例子,8848钛金手机在普通人看来是智商机吧,但是销量一直很稳。人家的广告投放在商务舱、商务座上(精准投放),被砍网上也没啥声音,因为它知道它的客户群体不在那里,投了也没用。
所以这位小伙伴,你都没打算买,就不要瞎操心了高价了,还是关注一下走量的机型实在一点。你要是怼一下Mate40Pro卖得贵我还理解一点,毕竟这是高端的大众消费手机,更接地气一点。怼Mate X2,就有种鸡蛋里挑骨头的赶脚。
首先、Mate X系列的高价历来如此
虽说Mate X2是华为的第三代折叠屏手机,但是依然不具备量产的可能性,更多是一种秀拳头的存在。并且华为Mate X系列从第一代开始,就是16999的高价,现在卖到1.8万,已经变得麻木了。
所以,MateX和Mate Xs都在吐槽高价,但是人家不为所动,今年的X2还涨了1000块,这说明不为所动。除了折叠屏外,华为的保时捷设计版本一直也是一万多,不过我还是那句话,这种定位奢侈品的高端机,面向的是高端群体,我们吃瓜就好,反正又不买(买这种一万多的手机做不到脸不红心不跳的,那真没必要咬咬牙买,完全不值)。
其次、华为手机确实越来越贵
我还是那句话,Mate X2的定位就是高端商务人士用的,别说1.8万,就是打骨折卖一半,9000块钱很多人也不见得会买,所以这样一款秀肌肉的产品不具有代表性。
有这功夫,还不如吐槽一下Mate系列和P系列,现在的Pro版本已经来到7000块了,一点不比苹果三星便宜,并且吃相难看,屏幕还有Delta排列的。看看其余几家,旗舰机价格还是很稳定,连三星的S21都下探到4500了(S21首发时有500的优惠券)。所以我觉得批评华为的高价,那要从Mate系列和P系列开始,至少这些大众机型是面向大众的,不管官方听不听,至少我们消费者表达出了自己的声音。
去为Mate X2呐喊,真的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人家就是降价几千块你也不会去买,到头来就是为别人做嫁衣,划不着。
最后、折叠屏的成本确实高
除了折叠屏不能量产,研发成本平摊比较高之外,折叠屏本身的制造成本也确实比一般手贵。大家想一下,一块好一点的曲面屏定制价都在一千多,这还是带折叠属性的大屏。并且还是BOE供货(三星拒绝供应折叠屏),研发成本也是天价。
除此之外,麒麟9000处理器,索尼IMX700的5000万像素RYYB镜头,副屏等,这些元器件都是比较昂贵的(看看Mate40Pro就知道了),所以在价格上自然要高出一截。
但我还是得说一句,华为的折叠屏比其他折叠屏都贵,三星的Galaxy Fold卖一万2千多,柔宇的折叠屏也才九千多,同比之下,虽然折叠屏的量产和成本确实高,但价格也确实贵,这是实话。
至于那些说华为有一两千手机,只盯着贵的看的,我只想怼一句,看看畅享20都卖到两千多了,而这个价格其他手机可以买到高通骁龙870,还带高刷的三星OLED,K40、iqooNeo5这些不比这强?对比一下差距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真要觉得畅享好那就买畅享。作为消费者,对自己花的每一分钱负责就好,佛系看待各个品牌的竞争,企业都是逐利的。
不只是华为,所有手机都不会漫天要价,手机是根据科技含量和配置报价的,华为从高端到低端有不同配置供你选择,至于x2卖18000,那说明麒麟9000走到了世界科技的前列,还有就是手机也是有成本合算的,没有国产手机的努力,同等配置的手机也许你会花几倍的价钱去买进口货!
什么牌子的手机质量最好而价格又便宜?
其实,题主这样的客户,是所有手机用户中最容易被忽悠的。
从营销策略[_a***_]看,这类客户,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对于性价比毫无概念,他们通常也不会主动去研究产品,属于人云亦云的那一类。
如今的智能手机产品,不是武大郎卖炊饼,365天都是一样的东西,某个品牌的手机已经是一个系列化、多层次、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产品系列,不可能华为、小米、VIVO、三星、苹果每家只有一款产品,大家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就叫做手机。
手机厂商都想在所有的客户群众培养自己的忠实用户,根据个人可支配收入条件来分类,将自己的产品分为:P40,P40 Pro, P40 Plus,以前有P9,P10,如今又来了P50,这些都是分层次的。
不同的后缀,代表着不同的配置,也就是给不同的人用的。我这样的,看看头条,听听有声书,拍点小照片,孤芳自赏一下子,根本就不会用到太高档的手机。
而那些搞直播、拍视频、玩大型联网游戏的用户,他们需要顶级的手机配置。
题主的这个思维,应该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为每个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吧。哎呀,学一点经济学、商业营销,真的很有必要,可这些都是大多数人所欠缺的。
我虽然不是卖手机的,可是我以前装配过几百套电脑,对于电子产品的这些营销套路基本熟悉。同时,我又是学过一丁点经济学原理的,在服装公司的营销部也做过,自然熟悉这些营销手段。
别成天比较这个,比较那个,先问问自己,我用手机干什么,兜里有几块大洋。
质量最好而价格便宜的手机只能是诺基亚,当年的诺基亚可以说几层楼高掉下来,分成几块再装回去,照样拔打电话,声音清晰宏亮,至多外壳有几处擦花。现在的智能机一掉就得掏钱再买一台,有谁敢说掉不坏,还有谁?
质量最好,不可能便宜。只能说在性价比上考虑,质量说得过去,价格又十分便宜。可以考虑几个品牌的子品牌,这些牌子都是针对性价比的,比如VIVO旗下的iQOO,OPPO旗下的realme,小米旗下的红米等品牌。
质量最好而价格又便宜?
这样的手机可能有吗?质量越好的手机肯定是越贵,自然是价格降不下来的,毕竟质量好的手机在用料、调试上都下了很大的本钱,费用摆在那里,是要分摊到产品上的。
当然与三星、苹果比较,华为的Mate、P系列就是便宜的。不过也要5000多元才能入手的,对于购买这种价格的用户是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因为钱不是重要的,跟着潮流走才是时尚。
在我看来,手机不能简单说质量好,至少现在是这样的,手机的制造基本都在一个起步线上,而且很多的手机都是富士康、比亚迪等代工生产的。
准确地说,应该是手机好用、耐用。手机并不只是硬件的组装,而且还有系统的优化、调试,以及各厂家在各自的特色上创新(比如有的重视拍照,有的重视快充续航,更有的重视外观颜值,当然也有特别重视游戏的游戏手机)
可以简单地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认为,你想的可能是高性价比类的。
如今手机高性价比是小米系的红米手机、欧加系的realme,这两个品牌在这方面忠贞不渝,一往直前。
推荐几款吧:
真我Q3 Pro 狂欢版
其8GB+128GB版的价格是1599元,符合大多数打工者的心愿,如此的价格还支持5G、128GB的存储,并且还是120Hz三星的Super AMOLED屏。
手机一眼看上去还不错的,很有吸引力。当然其内在的配置也挺好的,相关重要参数有:
- 骁龙768G的5G芯片,7nm工艺制程;
- 索尼IMX615镜头的3200万像素、后置主摄为6400万像素,超级夜景等什么的是肯定支持的;
- 6.43英寸三星屏,流行的120Hz屏幕刷新率;
- 4500毫安电池+50W智慧闪充,45分钟左右可从0到100%。
- 动态运存扩展技术,8GB可以得到13GB的体验。
还有一些其它的等,总体来说这个价格、配置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Redmi Note 10 Pro
红米最新的Note系列,相比之前此系列颜值这款手机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时尚的多了。
同样也是看看它的参数吧:
- 联发科天玑1100的5G芯片;
- 67W 闪充 +5000mAh 大电池;
- 6.6 英寸的LCD屏幕,120Hz的变速高刷;
- 最好的手机玻璃——康宁®大猩猩®玻璃Victus™;
- JBL认证的 立体声双扬声器、NFC、红外遥控;
- VC液冷散热、6400万像素的后置主摄。
额,它6GB+128GB版的价格是1599元,8GB+128GB是1799元。
后续:想购买手机的朋友建议去手机自己的***看看,不能只听线下实体店销售的介(hu)绍(you)。
而且手机的价格与内存的规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也是日后运行流畅的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yqysgd.com/post/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