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四女生穿汉服上课,被称作“汉服女神”这件事你怎么看?
汉服,是我国传统服饰,避开别的不说,日本韩国在一些重大节日,人们都自发的穿着民族服饰,在这一点上,我国应该也提倡在重大节日里,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春节的节日里穿汉服。
我国的汉服文化源远流长,汉服本身的制作也是有很高的艺术性,身着汉服不是引来歧视,也不能被看做cosplay
汉服女神的称呼不是调侃 不是鄙视,不是新鲜事物,我们要自发的行动起来,汉服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带着新奇的目光来看待,应该提倡,而不是鄙视,歧视,调侃。
辽宁工业大学应该是在锦州吧!中国人,汉族人,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很正常的。衣冠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最文明的种族,最优秀的民族,在汉服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侮辱、污蔑、诋毁汉服的人,很有可能是满人等少数一些民族,它们怕重现真实历史,想方设法阻挠汉服复兴。汉服复兴是必然的,一定的!
其实,无论穿什么都是一个人的自由。现实里如果有人穿汉服,肯定有不少喷子喷人家矫情,做作!穿汉服挺好的啊,传承发扬了我们中华文化,就像日本的和服,韩国的传统服装,根本没有我们的汉服好看。可他们传统节日都会穿自己的服装。那我们穿汉服有什么错呢。个人喜好而已,不喜欢自己可以不做,但不能口无阻拦伤害别人。
我曾看过那四个女生穿汉服的报道,说实话,女神着实称不上!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比如说服装,朝代更替每个朝代都各有服饰特点!汉朝有汉朝的服饰,现在有现代的服饰,在汉朝穿现代服装或者在现代穿汉朝服饰都显得标新立异,格格不入!虽然现在人们的接受能力变强了,心态也包容了,但是终归一点穿什么,好不好看,还是看脸!
首先,给这位大四女生点个赞!
十一期间,小编到日本关西一游,在京都街头,看到很多女性都穿着日本传统服饰和服:鲜活明亮的颜色搭配精致的发型,再加上欢乐的笑容,真的有一种古典美。真的希望在中国,人们也能把穿汉服当作一种正常的行为呢!
这样一来,从社会现象来讲,人们对传统服饰上街的现象越为平常心,那么想借此炒作的人就达越不到他们的目的。
另外,从文化角度讲,认真穿汉服,关注汉服的人多了,传统文化才能传承下来,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才能更好的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成为真正的当代文化。
一、汉服,只是想穿就穿,别搞得那么严肃
很多人穿汉服只是因为热爱汉服和它背后的汉文化,穿汉服这种行为也是很随性的!
心情好的时间、传统节日的时间、天气好的时间,都可能会穿穿,不见得是为了宣传。另外,别人吃什么、穿什么,都是每个人的自由,这么点小事,既未违法犯规,也未损害他人利益,真的没啥必要道德***。
也有一些穿汉服者,是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那么这种也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啊。
无独有偶,在西南石油大学校园里,常有不认识的人背地里称康伟为“天仙哥哥”——这名个子挺高的大二学生常常身着汉服出入课堂,腰里系着香囊,雨天时还会撑着一把油纸伞。
这位天仙哥哥就是一名忠实的汉服爱好者和传播者,让更多人对汉服有起码的认知和辨识能力,接受汉服。
如今康伟拥有20余套汉服,包括冬夏各四套、春秋七套、直裾一套、大氅两件、大袖衫一件、斗篷一件,再加上一些配件。他擅写古诗词,同时也喜欢古琴、洞箫、围棋、象棋、茶道、插花等充满“古风”的才艺。
小编想说,大学生从来都是一个时代里,最先觉醒的那一批人,他们满腔热血、意气风发,对文化传承很敏感应该说是一个时代之福,真的没有必要去打击和打压。
二、你知道汉服的美和历史吗?
服饰向来都是一个朝代、一个民族、一种民俗的最“接地气”的诠释。
汉服,深衣大袖。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华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天地间,人最贵。“清风吹我襟”的风雅,更是显示了洒脱和飘逸的民族气质。
所谓“上衣下裳”,上衣取象乾、下裳取象坤,下裳十二幅,取意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大的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成矩以应方,代表“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衣带垂至脚踝,代有正直。下襟齐地,代表权衡公平。章饰纹样,亦取自天地万物。
这些,不能让你感受到汉服之美吗?
三、穿汉服就要了解服饰文化,不要贻笑大方
在京都,小编也穿过一回和服,衣馆内,当年纪在四五十岁的阿姨帮助小编着和服时,有这么几个感觉(图文小编的和服照片,真的想什么时候正式也穿一回汉服呢):
1、 四周很静,时间很慢。
2、 原来穿和服有这么多讲究,除了外面的一件里面竟然还要着三层,而且每着一层,都有着必须的礼仪,才能纹丝不乱。
3、 穿着这样的和服,日本的良家妇女看不出胸多大,看不出皮肤好不好(只露后脖颈),庄重有余,难以引诱男性。
4、 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疑问在中国民间,是否还有这样一群国民,懂得中国汉服或者其它传统服饰如何穿着的人,懂得这些文化的人还有多少呢?
四、谈谈传统文化与现代习俗的融合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如何融合?
在这点上,日本比中国做得好。无论是建筑、设计、花道、茶道、寺院、演歌等等,都完整留存下来了,甚至有很多人到日本去看中国传统文化(这说起来不是很心酸吗?)
一种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文明能形成之留存对世界文明和人类文明造成的影响。
但现今中国,一些不符合现代习俗都在衰弱或者消失,比如***磕长头的牧民越来越少、一些手工艺(比如云锦)正在被工业机器打败而消失。因为有人需要,所以各民族的风俗会保留。政策会对文化有影响,比如京剧、昆曲。但,文化本身没有市场的话,最终还是会消失的。中国有一些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就活得很好:汉字、饮食、诗词、家具、篆刻、地方戏曲。也有一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我认为日本的好处在于做到了极好的商业体系。让这些传统的文化掌握者能以此谋生——即便收入不高,至少在精神层面代表着雅,或是把日本风格的东西和现代工艺相结合。或许这和日本传统文化中对匠人精神的提倡有关系吧。
真心希望,中国能对文化传承更重视一些,不只是关注这些穿汉服的现象,而是去关注文化传承的本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yqysgd.com/post/6232.html